-
友情链接:
欧冠决赛现场炸了锅。
巴西传奇球星卡卡瞪大眼睛,看着两个中国小伙儿在绿茵场上玩转一个奇怪的球。
那球在空中划出诡异的弧线,稳稳落在其中一人的头顶。
卡卡挠了挠头,用蹩脚的中文喊道:"这玩意儿比我的彩虹过人还秀!"
这两个小伙儿可不简单。马国帅和李伟鹏,淄博齐文化博物院的蹴鞠传承人,带着两千多年的足球文化空降慕尼黑。要说这事儿,还得从国际足联2004年那纸认证说起。那年7月15日,国际足联正式宣布:足球起源于中国,淄博临淄就是足球的老家。这不,二十年后的欧冠决赛,老祖宗的玩意儿终于杀回来了。
展开剩余73%马国帅上场前手心直冒汗。他瞄了眼台下,乌泱泱的全是举着手机的老外,卡卡就站在三米开外咧嘴笑。心里直打鼓:"这要是演砸了,回去咋跟博物院的老少爷们交代?"可等蹴鞠往脚下一搁,嘿,来劲儿了!只见他脚背一颠,那球就像长了眼睛似的,在空中转了个漂亮的圈儿。
"这叫'转乾坤',相当于你们的马赛回旋!"李伟鹏边颠球边冲卡卡喊。巴西人来了兴致,试着用脚尖一挑,结果球"啪"地砸自己脸上,现场顿时笑炸了锅。网红蓝战非凑过来嘀咕:"哥,这比短视频带货流量还猛啊!"
要说蹴鞠的来头,那可大了去了。《战国策》里白纸黑字写着:临淄城老百姓"无不吹竽鼓瑟,斗鸡走狗,六博蹋鞠"。注意这个"蹋鞠",就是公元前300年的足球赛!国际足联的认证文件里,专门标红了淄博的坐标:北纬36°48′,东经118°03′,这可是足球界的"井冈山"!
卡卡临走前非要学两招,结果发现个有趣的事儿。现代足球禁用的"倒勾",在蹴鞠里叫"燕归巢",是正经比赛动作!老祖宗玩得就是野,那时候的规则可比现在奔放多了。蹴鞠场上不仅能用手臂挡球,还能玩各种花式动作,活脱脱一场古代版的街头足球。
活动现场热闹得像过年。小球员们围着两位传承人问东问西,外国球迷举着手机拍个不停。马国帅耐心讲解:"蹴鞠最早是军事训练项目,后来才变成娱乐活动。汉朝那会儿就有专业蹴鞠队了,比英格兰足球联赛早了一千多年!"
要说最绝的,还得是蹴鞠的制作工艺。正宗蹴鞠要用十二片皮革缝制,代表一年十二个月。球体填充羽毛和毛发,重量控制在现代足球的三分之二左右。这工艺传到阿拉伯,再传到欧洲,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足球。合着全世界踢了两千年的球,根儿都在淄博呢!
活动结束前,卡卡拉着两位传承人合影。照片里,巴西人举着蹴鞠笑得见牙不见眼,背景是欧冠的巨大标志。这张照片很快在网上疯传,网友调侃:"这才是真正的足球文化交流,比归化球员靠谱多了!"
淄博文旅局的工作人员乐开了花。这次活动带来的曝光量,抵得上半年的宣传经费。临淄足球博物馆的预约量直接翻了三倍,连带着周边的烧烤店都排起了长队。要不说老祖宗智慧呢,一个蹴鞠带火了一座城。
回国的飞机上,马国帅翻着手机里的照片直乐呵。他想起卡卡学蹴鞠时那个笨拙样儿,又想起外国球迷惊讶的表情。最让他感慨的是,有个德国小男孩跑过来问:"这个球能卖吗?我想带回学校显摆。"那一刻他忽然明白,文化传承不靠说教,就得这么玩着来。
欧冠的烟花渐渐远去,但这场跨越两千年的足球对话才刚刚开始。下次世界杯要是能在开幕式上来段蹴鞠表演,那才叫真正的"认祖归宗"。不过这事儿急不得,得慢慢来。毕竟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,既要让世界看见,更得让子孙后代记住。
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一定联系我们
发布于:四川省